提要: 盡管三星電子入股日本夏普僅占3%的股權,盡管三星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再三表示不會介入夏普運營,不過此舉仍然激起了不少微妙的變化———除了讓已然入股夏普的臺灣鴻海略顯尷尬外,三星此舉多少還讓蘋果“如鯁在喉”。“當時鴻海入股夏普,很大程度上有蘋果在后推波助瀾。”一位知名手機芯片提供商中國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用夏普液晶屏取代三星產品,本是蘋果上游去三星化的重要舉措。但現如今,三星成了蘋果面前繞不開的存在。
盡管三星電子入股日本夏普僅占3%的股權,盡管三星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再三表示不會介入夏普運營,不過此舉仍然激起了不少微妙的變化———除了讓已然入股夏普的臺灣鴻海略顯尷尬外,三星此舉多少還讓蘋果“如鯁在喉”。“當時鴻海入股夏普,很大程度上有蘋果在后推波助瀾。”一位知名手機芯片提供商中國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用夏普液晶屏取代三星產品,本是蘋果上游去三星化的重要舉措。但現如今,三星成了蘋果面前繞不開的存在。
挑戰蘋果底線
“由我從蘋果國內合作伙伴處了解到的信息,蘋果的‘去三星化’不僅口號喊得很響,而且正在堅決執行中。”國內元器件電商科通芯城執行副總裁朱繼志向記者表示,按照蘋果的步驟,先是屏幕、電池,最后是IC制造環節,最終會完全結束與三星的上游合作。
所謂“蘋果去三星化”,指的是過去蘋果的產品會大量使用自己參與研發、再由三星代工生產的元器件,包括液晶屏、電池、內存甚至處理器等。而隨著兩家公司上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品巨頭,產品線嚴重碰撞,近年來更是專利糾紛不斷,其合作關系亦岌岌可危。
蘋果公司不愿就所謂“去三星化”概念發表評論。不過朱繼志認為,相對于完全市場化導向的三星,蘋果在去三星化上有一定的情緒因素。“但這種情緒化也是有底線的。”朱繼志稱,蘋果能堅決不用三星的產品,原因是還有其他行業內一流的供應商可以供貨,例如夏普。而如今三星成了夏普的股東,無意間挑戰著蘋果的底線。
日企遭入侵將成趨勢
只是3%的股份,三星的“基因”也算是融入了夏普。這樣一來,只要用夏普的元器件,三星對蘋果來說就是繞不開的存在。而按照上述手機芯片高層的說法,作為蘋果重要的合作伙伴,鴻海當年入股夏普時,一方面是為了自己,但另一方面也有蘋果的因素。“和很多日本電子企業一樣,夏普在某些領域可謂獨步天下。臺灣企業大都以代工起家,入股日本企業在提升技術上有很大的幫助。而蘋果對產品的精細度要求非常高,扶持臺灣甚至大陸企業提高生產工藝,自然成了蘋果擺脫三星的重要舉措。”
液晶屏版權:http://www.hyxh58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