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輪流放長假,主動辭補償600元”的消息,近日讓富士康的發言人有些頭疼,盡管已經做出了否認,并表示富士康的“離職率在同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但其用工問題看起來依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輪流放長假,主動辭補償600元”的消息,近日讓富士康的發言人有些頭疼,盡管已經做出了否認,并表示富士康的“離職率在同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但其用工問題看起來依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從富士康國際近日發布的財報中可以一窺富士康代工業務在現時的尷尬:2012年富士康國際凈虧損3.164億美元,創下自2005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規模虧損。而更能代表富士康大陸生產力的鴻海早在月初發布了2月的合并營收,比1月份減少25%,比2011年同期減少22.1%。作為代工大戶的富士康,凈利潤率已經從十年前的6%萎縮至如今的2%,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這一趨勢不太會被改變。
簡單來看,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富士康賺的都是人力成本的差值。
一般來說,富士康在與國際客戶的訂單關系中,是很難從供應鏈上創造利潤空間的。以代工電腦為例,所有的物料都是客戶指定的,比如電腦的機殼塑料用GE的,顯示屏用三星或LG的,甚至耗材的比例都有明確規定,而物料價格往往是客戶早與供貨商談好的,富士康只需按指定價格向指定供貨商進行購買即可??蛻粼缇桶延霉ち恳灿嬎愕们迩宄?,用多少工人,檢修工有多少,都會在合同里做明確的標示。而作為電子供應鏈的中游廠商,富士康既不能向上游的零部件設計公司分食利潤,也不能向下游的成品廠商抱怨。
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支撐了富士康的崛起,在過去,沿海發達城市一年的工資也許抵得上他們在鄉下奮斗三五年。但如今,這種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一方面,中國正在迅速向老齡化社會發展,單純為生計所迫出來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與吃苦耐勞的父輩相比,新生代農民工除了薪酬之外,希望在精神上獲得更多。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表示,2011年中國農民工的薪資增加了30%~40%,每年的數字還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
不過,對人力成本極其敏感的代工企業早有準備,2010年開始,富士康、廣達和仁寶等代工巨頭紛紛落戶成都、重慶和湖北武漢,除了看好中西部巨大市場、減少物流成本外,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內地最低工資水平遠低于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2010年財報數據顯示,在沿海區域漲薪三成的情況下,富士康國際員工平均月收入約2446元人民幣,同比增幅不足一成。產能遷移內地后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代工企業的壓力。
但將工廠移到成本更低的內地,只是一個短期做法,為了保證代工利潤,富士康必須要改善過去單一的密集勞動人的生產方式。
液晶屏專家:http://www.hyxh58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