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面板反柯斷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近期對6家國際大型面板商價格柯斷祭出首張罰單,然而據全程參與該案調查的律師黃偉指出,此次開罰僅針對2001至2006年期間的價格違法行為,但受罰廠商2006年后仍存在高度一致的價格行為,未來6家廠商可能面臨新懲罰,意味這場貿易戰還有得打。
面板反柯斷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近期對6家國際大型面板商價格柯斷祭出首張罰單,然而據全程參與該案調查的律師黃偉指出,此次開罰僅針對2001至2006年期間的價格違法行為,但受罰廠商2006年后仍存在高度一致的價格行為,未來6家廠商可能面臨新懲罰,意味這場貿易戰還有得打。
稱2006起未操控價格
國家發改委上周針對三星、LGD、奇美(已更名為群創)、友達、華映、彩晶6面板大廠,祭出總計達3.5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經濟制裁”;昨又傳出,這6家廠商在2006年后,報價仍有很高的趨同性,恐招來新指控。
《新京報》報導,彩電企業的聯合委托律師黃偉說,企業間存在高度一致的價格,是否涉及廠商間的合議行為,目前雖無直接證據,但會持續關注,也已請求相關執法機關動態監管。
對此,三星、LGD等面板企業均表態,2006年后便不再參與面板價格操縱。
調價跟著三星走
報導指出,經調查及數據比對發現,2006年后,相關液晶面板企業每月報價時間及報價模式接近、價格變動幅度也趨同。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有業者反映,在每月底報價時,尤其是面板供應較為緊張時,三星、LGD、友達等企業,通常是其中一家率先報價后,其它幾家立即跟進,時間差短則2、3天,長則不超1周。
一家彩電企業指出,以2010年為例,LGD等廠商基本都跟著三星走。一般各家降價的情況不是很一致,但漲價很一致。此外,無論是月底報價,或因市場行情變換而進行的調價,幾家業者供貨價格水平也相近。
而在議價空間上,正式采購前雖還有一次議價環節,但實際上議價空間很小。除非市場行情發生巨變,否則面板價格只會在報價的基礎上微調,國內彩電企業基本上沒有議價空間可言。
一旦6家廠商合議柯斷價格的事實確認,未來可能面臨新的罰單;不過,知情人士稱,執法部門的調查必須有真憑實據,而調查取證過程十分復雜。“現在面板定價權仍在液晶面板企業手里,這就是產業地位。”奧維咨詢分析師劉闖說,若缺乏足夠證據,證明2006年后幾家巨頭企業仍召開晶體會議,合議面板價格,就難以判定面板企業仍在操控價格。
國內發改委針對眾面板廠商涉及柯斷已開罰3.53億人幣。
版權:http://www.hyxh58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