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液晶顯示器件上顯示像素眾多時(如點陣型液晶顯示器件),為了節省龐大的硬件驅動電路,在液晶顯示器件電極的制作與排列上作了加工,實施了矩陣型的結構,即把水平一組顯示像素的背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行電極;把縱向一組顯示像素的段電極都連起來一起引出,稱之為列電極。在液晶顯示器件上每一個顯示像素都由其所在的列與行的位置唯一確定。在驅動方式上相應地采用了類同于CRT的光柵掃描方法。液晶顯示的動態驅動法是循環地給行電極施加選擇脈沖,同時所有顯示數據的列電極給出相應的選擇或非選擇的驅動脈沖,從而實現某行所有顯示像素的顯示功能,這種行掃描是逐行順序進行的,循環周期很短,使得液晶顯示屏上呈現出穩定的顯示,人們把液晶顯示掃描驅動方式稱之為動態驅動方式。
在一幀中每一行的選擇時間是均等的。假設一幀的掃描行數為N,掃描時間為1,那么一行所占有的選擇時間為一幀時間的1/N。在液晶顯示的驅動方法中把這個值,即一幀行掃描數的倒數稱為液晶顯示驅動的占空比(duty),用d表示。在同等電壓下,掃描行數的增多將使液晶顯示的占空比下降,從而導致了變電場電壓有效值的下降,降低顯示質量。因此隨著顯示屏的增大,顯示行的增多,為了保證顯示的質量,就需適度地提高驅動電壓或采用雙屏電極排布結構以提高電場的電壓有效值或提高占空比。
在動態驅動方式下,液晶顯示器件某一位置上的顯示像素的顯示機理是由行選擇電壓與列顯示數據電壓合成實現的即要使一位置如(I,J)點顯示,就需要在第I列和第J行上同時施加選擇電壓,以使該點變電場達到最大。但是此時除(I,J)點外第I列和第J 行上的其余各點也都承受了一定的電壓,把這些點稱為半選擇點,若半選擇點上的有效電壓大于閥值電壓時在屏上出現不應有的顯示,使對比度下降,這種現象叫“交叉效應”。
在動態驅動法中解決“交叉效應”的方法是平均電壓法,即把半選擇點和非選擇的電壓平均化,適度提高非選擇點電壓來抵消半選擇點上的一部分電壓,使得半選擇點上電壓下降,提高顯示的對比度。由于電壓平均出現一個量叫偏壓比(bias),用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