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簡體 繁體

  首 頁     公司簡介     產品展示     人才招聘     企業榮譽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Loading...
  • ok
  • ok
  • ok
  • ok
  • ok
  • ok
 您的位置:  深圳VA黑膜,黑膜LCD,PMVA液晶屏,黑膜生產廠家,BTN黑膜,LCD液晶顯示屏--中山宇輝電子->資訊詳細
文章類別
還沒有文章類別
In-cell觸控面板發展歷程及競爭態勢
 
提要: 自從觸控面板成為行動裝置最主要的人機界面后,幾乎所有的面板廠也都躍躍欲試。面板廠主觀地認為將觸控感應器(TouchSensor)整合進去面板之中,不僅可以減少堆迭(Stack)的厚度,而且還可以節省物料成本。
 

自從觸控面板成為行動裝置最主要的人機界面后,幾乎所有的面板廠也都躍躍欲試。面板廠主觀地認為將觸控感應器(TouchSensor)整合進去面板之中,不僅可以減少堆迭(Stack)的厚度,而且還可以節省物料成本。因此,約自2008年之后,在各大面板廠的未來產品藍圖中,均可以看到嵌入式(EmbeddedType)觸控面板的規劃。

然而,嵌入式觸控面板卻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直到三星(Samsung)在2010年將進階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SuperAMOLED或On-cellAMOLED)應用于GalaxyS、蘋果(Apple)在2012年將自有專利的In-cell技術透過三家面板廠的代工制造后,嵌入式觸控面板終于得到了市場的注目。但是除了三星和蘋果這兩家智能型手機最大的品牌外,其他品牌并不算是熱衷。不過,就在2013年時,嵌入式觸控面板又為面板廠重新燃起了希望;當前的技術成熟度、市場接受度與供應鏈,為嵌入式觸控面板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環境。

圖1:各類In-cell和On-cell結構的比較

嵌入式觸控面板技術發展歷程

早期面板廠在發展嵌入式觸控面板時,大約可歸類為三種技術:光學式(PhotoSensing)、電容式(ChargeSensing)與電壓式(VoltageSensing),但是這三種技術其實多半沒有真正量產過;而且有些在觸控時還須要對面板施力、造成形變,以致不容易導入保護玻璃的設計,因此最終無法為市場所接受。逐漸地,面板廠對觸控技術的認同在投射式電容上得到了共識,而投射式電容自2007年蘋果iPhone導入后,已經取代了原有的電阻式,成為觸控技術的主流。面板廠或許終于了解到,面板的顯示與制造技術并不等同于觸控技術,觸控雜訊干擾的處理與判斷手勢的算法并不是他們的專長。

至今,幾乎所有量產的嵌入式觸控面板均是采用投射式電容技術。觸控技術上有了共識,但是感應器(也就是電極)的置放位置卻有相當的歧異。一般的液晶面板會有上下兩塊玻璃,上方玻璃是為了制造彩色濾光片(色阻),而下方的目的是為了薄膜電晶體線路;因此,感應電極的置放位置就是在這兩片玻璃上。對于位置的定義和描述并沒有一種共通標準,只是約定俗成地認為,電極若是位在下方玻璃視為In-cell,在上方玻璃則是On-cell;而若不在這兩片玻璃上就是Out-cell,也就是所謂的“外掛式(Add-onType)”。

比較有爭議的是On-cell在液晶面板的應用。通常感應電極會放在上方玻璃的頂面(也就是面對使用者眼睛的那一面),因為底面有濾光片的色阻,而電極就是在偏光膜的下方。不過,有些面板廠或是控制芯片商的做法是將電極線路置放于色阻間的黑色矩陣區(BlackMatrix),電極材料可以是銦錫氧化物(ITO)、金屬線或甚至是金屬網格(MetalMesh)。在這種堆迭下,由于電極線路面對液晶層,因此有些廠商稱之為In-cell。無論如何,這僅是各自定義的問題,業界并無嚴格的認定標準。

中山市錦潤電子有限公司:http://www.hyxh588.com
 

 

發布人:中山市錦潤電子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年8月13日 已被瀏覽 1275

  客服信箱:JRZB1420@163.com  電話:18807609590  傳真:0760-88486694  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群富工業區1號A座六樓  郵編:528400   Copyright© 中山宇輝電子   管理進入
   粵ICP備2022015562號
av在线免费观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