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國內第一條卷對卷超細微線路的軟板綠色化生產線,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與臺灣電路板協會(TPCA)攜手嘉聯益、妙印精機、達邁科技及創新應材四間電路板業上下游廠商于日前成立“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制造技術聯盟”,以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技術取代目前黃光微影制程技術,將可為國內廠商降低30%以上生產成本、減少50%以上碳排,維持PCB產業在國際領先優勢。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工研院一直以來致力于發展綠色制造技術,此次聯盟成立是針對電子產業未來面臨的綠色生產需求,建立超細線寬轉印綠色制程與設備技術開發平臺,連結產學研資源,掌握關鍵制造機制,發展自主創新的轉印設備、凹版模具、與轉印油墨等關鍵模組與材料,可應用于線寬10 μm以下之圖案化制程,并將過去7道制程步驟減化為3道,材料使用率提高至95%以上。
胡竹生進一步指出,目前軟板產業主要生產采黃光微影蝕刻制程,對銅箔基板進行蝕刻而形成線路,但因銅箔厚度的側蝕效應,無法進一步縮小線寬滿足細線路生產需求,加上蝕刻制程為高污染、高耗能及高生產成本的制程,工研院以創新的綠色制程技術及材料突破現行技術瓶頸,帶領臺灣產業向上發展。
此次成功促成嘉聯益、妙印精機、達邁科技及創新應材等公司成立研發聯盟,分別針對觸發材料活化、高速高穩定性金屬化鍍液體、超低傳送張力卷對卷凹版轉印設備、表面孔洞化之聚醯亞胺(Polyimide,PI)基板及凹版轉印前驅物觸發膠體等項目進行開發,使其可整合完成“全加成軟板生產制造技術”。
“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制造技術聯盟”成立后,由嘉聯益總經理吳永輝擔綱聯盟會長,目前已獲得技術處A+淬煉計劃加持。吳永輝表示,因電子消費產品樣態朝向多元與多變方向發展,唯有開創一個創新又兼顧對環境友善的新技術,才能拉大國際競爭,應付不斷加劇的市場挑戰。
此次由工研院領航串聯妙印精機的制造設備、達邁的PI基板及創新應材的印刷膠體,再由嘉聯益制成全加成超細線寬軟板,可應用于觸控模組、行動電話、穿戴式電子、平板電腦及車用電子等不同終端產品制造商。
未來,“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制造技術聯盟”將建立國內第一條卷對卷超細微線路之軟板綠色化生產線,將有助于建立軟板應用的關鍵設備、零組件及材料等供應鏈,進而形成產業聚落,降低生產成本。(來源:http://www.hyxh588.com)
|